形狀公役是指單一本質要素的形狀所答應的變動量,形狀公役包含:圓度,圓柱度,平面度,線輪廓度,面輪廓度,直線度。是被測要素的幾許形狀公役,不存在對基準的差錯,是獨立的公役。下面,咱們來看看形位公役的相關常識。
公役的規范界說:GB/T1182-1996《規范稱號:形狀和位置公役公例、界說、符號和圖樣表示法》
一、
選用原則:
在滿意零件功用要求的前提下,考慮工藝經濟性和檢測條件,選用最經濟的公役值。還要兼顧零件的功用要求、結構、剛性,按公役表確定公役值,并考慮公役值之間的協調聯系。
同一要素給定的形狀公役要小于位置公役,圓柱類零件形狀公役要小于尺度公役,一般樣件階段選取尺度帶百分之三十,小批量階段選取公役帶百分之四十,大批量可放寬至百分之六十到八十,視加工工件難易程度決議。
協調與外表粗糙度的聯系,外表粗糙度值取形狀差錯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。
平面度公役等級應低于筆直度和平行度公役等級;圓度公役等級應低于其徑向圓跳動公役等級。
二、
形狀公役的問題構成
1、圓度,圓柱度超差
2、直線度、平面度超差
3、線輪廓度、面輪廓度超差
三、
原因分析:
員工不規范操作
1、替換刀具,并未驗證刀具、工件的裝置差錯。
2、替換工件時野蠻操作。
機器方面引起
1、機床反轉差錯引起,機床主軸軸承磨損或松動,會發生圓度、圓柱度和平面度的超差。
2、車床加工活頂尖的軸承磨損或松動,會發生圓度和圓柱度超差。
3、進給運動與主運動之間幾許聯系不正確:刀具的運動軌道與工件的反轉軸線,不筆直會發生圓柱度差錯,不平行會發生平面度差錯。
4、機床導軌在水平面或筆直面的直線差錯,使加工標明發生圓度或平面度差錯。
物料原因引起
1、偏疼工件加工,引起的形狀尺度改動,圓柱度超差居多。
2、工件原料改動引起,有資料熱處理硬度聯系居多。
3、工件加工剩余應力釋放,工件厚度不共同,影響較大,毛坯件居多。
工藝規劃體系引起
1、工藝體系的受力變形、工藝體系受熱變形在工藝規劃中規劃并未考慮充沛。
2、難加工原料,并未充沛考慮刀具耐用度。
3、刀具剛性不足。
4、環境溫差改動,也是一大因素。
四、
擬定臨時辦法
操作人員的不規范操作引起的形狀尺度超差
現場訓練并輔導加工人員操作方法,使操作人員正確操作,完結零件加工。
機器方面引起的形狀尺度超差
1、如遇到訂單緊迫,無修理時刻,可用千分表校正,調整軸承間隙,完結緊迫出產訂單。
2、檢測機床各部分溫升是否共同,是否是因為機床的溫升改動,改動機床原有的靜態幾許尺度,發生的加工軌道改動,可經過預熱機床使機床達到熱平衡狀態,在進行加工,假如不是這類原因,先更改程序控制數值,完結緊迫訂單。
3、機床導軌在水平面或筆直面的直線差錯,使加工標明發生圓度或平面度差錯,將相對位移方向從切線方向調整為法線方向。
物料原因引起的形狀尺度超差
此類問題,目前個人能力有限,只能經過暫停出產,調整,并無應急辦法。
五、
擬定永久辦法
操作人員的不規范操作引起的形狀尺度超差。
規范操作步驟,規范工件擺放規范,并形成作業輔導書,輔導工人規范化出產。
機器方面引起的形狀尺度超差。
1、檢測主軸軸承,校正或替換高精度的軸承,進步主機安裝質量。
2、校正機床裝置靜態幾許尺度。
1、工件偏疼核算,合理配重。
2、工件資料的熱處理工藝是否合理,是否按照規范履行。
3、經過工裝規劃,改善工件裝夾條件。
工藝體系引起的形狀尺度超差
文件的規范化控制:刀具規劃,加工差錯核算是否合理,切削用量是否合理,刀具的幾許形狀,在加工進程的受力核算是否精確、工藝體系的靜態受力是否合理、工藝道路的安排是否合理,零件加工結構是否存在剩余應力的集中,是否選用和理的熱處理工藝,工件的整形進程是否存在剩余應力。